1
本文作者: 田苗 | 2017-10-19 19:10 | 專題:Magic Leap One 全面解讀 |
Magic Leap D 輪融資再次拿到 5 億美元,產品一直未對外公布,拿融資卻拿到手軟,此番融資也讓他們的估值飆到 60 億美元。是不是騙子還不好說,但業(yè)內人士紛紛表示:“Magic Leap 是有干貨的,投資者都不是傻瓜?!? 年了,Magic Leap 引來了矚目,更引來了質疑,而從現(xiàn)有的一些公開信息中,不僅能看到這家公司的變化,也讓我們對其遲遲不肯公布的產品有大體的判斷。
成立于 2011 年的 Magic Leap,外界談的(嗯,也可能是眼紅)最多的是他拿到的融資。
2014 年 2 月,A 輪 5000 萬美元,來自匿名私人投資者;
2014 年 10 月,B 輪 5.42 億美元,谷歌領投,投資方還有高通、風險投資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等;
2016 年 2 月,C 輪 7.935 億美元,阿里巴巴領投,投資方還包括谷歌、摩根大通,此次估值達到 45億美元;
2017 年 10 月,D 輪 5.02 億美元,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領投,其他投資方還有新加坡全球基金 EDBI、巴西 Grupo Globo(巴西環(huán)球集團) 以及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全球領先的主動資產管理公司)。同時,現(xiàn)有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富達管理研究公司、谷歌、摩根士丹利和普信集團 T.Rowe Price(一家資產管理控股公司) 也參與了投資,估值達到 60 億美元。
不難發(fā)現(xiàn),到了最近的 D 輪融資,領投方由先前的谷歌、阿里巴巴這些知名的科技公司,變成了一些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根據自媒體辛飯?zhí)玫膱蟮?,盡管 Magic Leap 不斷拿到融資,但已經讓出了 70% 的股權。而且,“引入大量負責二次承銷的投行,這對一家聲稱自己要做消費級新科技產品的公司來說,是很反常的?!?/p>
2015 年開始 Magic Leap 發(fā)布多個視頻,一時間刷屏朋友圈,例如籃球場上一躍而起的鯨魚,家里隨處都可以查看天氣、辦公,甚至是查看 3D 全息圖,還有一款外星人入侵的游戲視頻。這些演示讓外界對 Magic Leap 的技術表示贊嘆,也令他們名聲大噪。直到 2016 年 12 月份,外媒 The Information 爆出其公開的 AR演示視頻只不過是特效,同時還對多個方面進行質疑,包括虛假宣傳,那些炫酷的視頻至少有一段出自視覺特效工作室 Weta Workshop;頭盔笨重,體驗不如 HoloLens;光場顯示難以解決等。
顯然,這起事件讓外界對 Magic Leap 的技術產生懷疑。隨后,The Information 的作者表示并不認為 Magic Leap 是家騙子公司, 不過他們在將 AR 技術人融合到小型化設備上遭遇瓶頸,產品化之路困難重重。
比起質疑風波,與員工的紛爭,以及核心員工的離職,對 Magic Leap 的影響反而更大。
2016 年 2 月和 3 月,首席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 Michael Kass,以及負責法律事務的副總裁 Michael Leventhal 先后離職。
同年 5 月,Magic Leap 對前技術副總裁 Gary Bradski 和 Adrian Kaehler 提起訴訟,認為他們向第三方泄露了公司機密,隨后二人離職。
Gary Bradski 曾是 OpenCV 的創(chuàng)始人,領導計算機視覺相關的技術研發(fā)團隊;Adrian Kaehler 帶領一個被稱為 Special Project 的秘密研發(fā)團隊。
9月,Magic Leap 視覺算法工程師 Zeyu Li(李澤宇,音譯)加入蘋果。
10 月,公司證實負責市場營銷的高管華萊士(Brian Wallace)已經離開公司。此前他曾在黑莓、三星電子、谷歌等知名公司工作。2014年,華萊士加盟 Magic Leap,還獲得媒體廣泛報道。
12 月份質疑風波發(fā)生后,公司的首席公關經理 Andy Fouche 離職。
還有其他從 Magic Leap 離職的前員工,有的依然活躍在 VR/AR 領域,開啟了新的創(chuàng)業(yè)。
雷鋒網此前報道過,Magic Leap 的創(chuàng)始人兼 CEO Rony Abovitz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采訪時透露,公司在開發(fā)一款光場芯片( light-field chip),基于硅光電技術(silicon photonics)。他們的另一項關鍵技術是光纖掃描顯示(Fiber Scanning Displays)。不過,要真正將這兩項技術實現(xiàn)產品化,并不容易。
《邁向幾何型深度 SLAM》論文中的圖示
今年 8 月份,他們先后發(fā)布了兩篇論文,一篇名為《邁向幾何型深度 SLAM》,這篇論文描述了一個由兩個卷積神經網絡(CNNs)驅動的點追蹤系統(tǒng),一個被稱為MagicPoint,另一個被稱為Magic Wrap。兩個系統(tǒng)是快速簡潔的,可以很輕松地在單一CPU上以30+FPS的狀態(tài)運行。
另一篇是《RoomNet: End-to-End Room Layout Estimation》,其中研究的內容致力于用AI的方法來估算房間的大小和形狀,名為 RoomNet。論文總結表示該論文對于室內導航,場景重建和增強現(xiàn)實十分重要。
RoomNet 示意圖
論文之后,外媒曝光了他們于 2015 年提交的專利文件,文件中顯示了他們 AR 眼鏡的 8 張設計圖。從設計圖來看,眼鏡很輕便,主要用來顯示和位置追蹤,眼鏡兩側有懸空的線纜,以連接外部部件,包括兩個iPhone大小的電池,一個CD播放器大小的GPU和CPU部件。
9 月份,Magic Leap 的硅光學芯片有了新進展。他們與美國博客及實驗室合作發(fā)表了一篇學術論文,暗示正在開發(fā)新的材料。
此外,今年 2 月份,他們收購瑞士計算機視覺公司 Dacuda 的 3D 部門,加強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領域的技術儲備。
今年 2 月,Business Insider 公布的諜照,后被稱是測試硬件
產品什么時候推出?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9 月份,Magic Leap 尋求新融資時,有知情人透露,他們希望 6 個月內將產品發(fā)貨給一小部分用戶。價格在 1500 美元——2000 美元之間。外形將比普通眼鏡大一些,但比現(xiàn)有的 VR 頭顯尺寸小。
根據辛飯?zhí)脠蟮赖南?,對產品有了更細節(jié)的描述:
“產品的面試時間預計在今年末到明年第一季度,按照量產進度當然大概率是排到明年的,但不排除因為資本和輿論壓力提前發(fā)布產品;
最終產品會提供有線分體眼鏡(一臺眼鏡 + 一臺隨身計算盒子的低算力版本)和無線分體眼鏡(多臺眼鏡通過 Wi-Fi 無線連接服務器的高渲染能力版本);
沒有手柄或類似的獨立控制器;
大概率沒有與 HoloLens 或 ARKit 性能相當?shù)膶崟r vSLAM 軟硬件系統(tǒng);
低算力版售價約 2000 美元;
Magic Leap SDK 將以年費形式分別向個人和企業(yè)開發(fā)者提供授權;
主要應用于室內小范圍個人游戲或小場地線下商業(yè)展示?!?/p>
辛飯?zhí)玫奈恼轮校€特別提到,今年之前,Magic Leap 原型機使用的是和 HoloLens 一代一樣的奇景光電 LOCS 方案,不是他們向媒體展示的定制多層堆棧式光波導器件,這里聯(lián)想到此前奇景光電 LCOS 訂單下滑的事件(當時媒體們猜測是 HoloLens 停產),所以很有可能是 Magic Leap 停止了對奇景光電的訂單。
專利設計圖
同時,體驗過產品原型的極客公園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張鵬對媒體表示,專利圖曝光的外形與原型機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方向接近,其體驗效果要比目前市面上的 VR/AR 設備“好很多”。如果進展順利,可能將在年底公開產品。
不過,華為的張夢晗告訴雷鋒網,“什么時候能夠產品化變現(xiàn),我個人不樂觀?!?/p>
“6 個月我覺得不會有產品。越早發(fā)布產品,他的泡沫破的越快?,F(xiàn)在的市場環(huán)境和內容環(huán)境支撐不了,不管硬件能否達到量產要求,效果有多牛逼。”
“我認為,一個完整的眼鏡產品,絕不是Magic Leap的終極目標。他應該把自己定義成AR眼鏡時代的高通和 Intel。他可以出參考設計,但是不應該去做眼鏡整機,他要讓所有想做眼鏡的公司,都購買他的器件和專利授權,只有這樣才能撐起他的估值?!?/p>
當然,也有業(yè)內人士反問道,“能不能出產品,很關鍵嗎?”該業(yè)內人士表示,重要的是保持合理的預期,但不要期望值太高,畢竟 Magic Leap 沒有做任何承諾。
綜上,雷鋒網覺得,大家似乎已經慢慢對 Magic Leap 失去了耐心。至于說,Magic Leap 的產品是什么樣,技術具有多大的顛覆性,好像也沒那么重要了。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突破,對行業(yè)也是有推動作用的。保持合理的期待,等等看 Magic Leap 的下一個大消息會是什么。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