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田苗 | 2017-07-08 10:24 |
TPCAST 在今年 E3 期間的展臺
作為無線 VR 方案提供商,TPCAST 無疑是領先的,而領先也意味著更大的產品迭代壓力。
2017 年 1 月,HTC 宣布與英特爾合作,研發(fā)基于 WiGig 標準的無線 VR 解決方案。不到半年時間,E3 大展上,英特爾便秀出了這套由 DisplayLink 研發(fā)的無線方案,盡管還不是成熟的產品,但一些外媒對體驗效果給予了正面評價。
一時間,大家紛紛猜測,HTC 為什么選擇與英特爾合作開發(fā)無線方案?TPCAST 是否能競爭過英特爾?TPCAST 又會如何應對?……
實際上,PC 端 VR 頭顯的無線化一直是行業(yè)想要解決的下一個大問題。去年雙 11 HTC Vive 推出專門適配 Vive 的無線套件,雖說不是真正內置于頭顯內,但確確實實朝無線 VR 邁出了一大步。其背后的研發(fā)團隊 TPCAST 由此受到不少關注。今年 4 月,TPCAST 無線 VR 套件陸續(xù)開始發(fā)貨,據(jù)TPCAST COO 樊佳鑫透露,截止目前,無線套件的發(fā)貨量已經有五位數(shù)。
今年 E3 英特爾無線 VR 方案提供商 DisplayLink 的展臺
那么,HTC Vive 為什么選擇與英特爾合作,開發(fā)另外的無線方案呢?長遠來看,還是為了無線 VR 的普及化。
TPCAST 和 英特爾的解決方案都使用了 60GHz 頻段,來傳遞 PC 基站上的壓縮視頻和輸入輸出數(shù)據(jù)。但不同的是,TPCAST 選擇的是 WirelessHD 標準,英特爾采用的則是 WiGig。雷鋒網曾在《HTC聯(lián)合英特爾開發(fā)基于WiGig的無線VR套件》一文中,較為詳細地解釋了兩者的區(qū)別。
WiGig(Wireless Gigabit)是一種無線千兆比特網絡標準,相比 WiFI,這種標準能夠大幅提高近距離(在同一房間內)的傳輸速率,支持 7GBps的傳輸速率。盡管 WiGig 只適用于短距離傳輸,穿墻能力差,但是它基本上和其他的 WiFi 標準一樣,是一個高速的通用網絡標準。如果你買了一臺兼容 802.11ad 的路由器,那么它不僅能兼容你的舊設備,你還能利用它額外的寬帶來傳輸任何種類的數(shù)據(jù),而不僅僅是視頻和音頻格式。
WirelessHD 是相對較早的一種標準,專用于短距離傳輸高清視頻。WirelessHD 1.1 版本也采用了60Ghz頻段,最高傳輸速率可達 28Gbps,比 WiGig 要高得多。WirelessHD 的解決方案需要一個接收器和一個發(fā)射器,專門用來在數(shù)據(jù)源和目的設備之間傳送視頻和音頻。所以,基于WirelessHD標準的設備往往會配備專門的接收器和發(fā)射器。此外,WirelessHD是一種專有標準,而 WiGig 是被IEEE標準協(xié)會批準的通用標準。
簡單來說,WirelessHD 的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高,但需要專門的設備支持,而 WiGig 未來只需要家里上網的路由器支持即可。如此,無線 VR 方案的成本也會降低,HTC Vive 中國區(qū)總裁汪叢青在 MWC(上海)期間表示,兩種方案“不存在選擇的問題”,他認為 TPCAST 的無線套現(xiàn)國內已經可以買到,國外很快也會上市,而“英特爾在做一個標準,把標準建好了,會發(fā)展給不同廠商生產,是不同的合作模式。他們在解決不同客戶的需求?!?/p>
汪叢青特別提到,“TPCAST 傳輸速度更快,與英特爾合作的方案更標準化,未來成本會低一點?!?/strong>
另一方面,在 TPCAST 看來“ WirelessHD 是當前適用于無線 VR 最成熟,最好的方式”,幫助他們最快推出成熟的產品,并且,他們并不認為與英特爾是競爭關系,反而也有可能與英特爾合作。
樊佳鑫解釋說,“我們是基于 Lattice (半導體公司萊迪思)的大數(shù)據(jù)通道,針對 VR 視頻內容優(yōu)化,比如信息的寬度?!?br/>
“傳送之前,Lattice 早期也想做無線,但我們的問題是雙向的,需要把手柄上的命令,實時回傳到 PC 上,并且要有很多通路,但這個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將 Lattice 的通路整合進來,他的應用方案針對現(xiàn)在的方案來做。”所以,跟英特爾的合作,“就是把底層通路拿過來配合我們自身技術進行整合就可以了”。
同時,對于 VR 而言,畫面清晰度和低延遲是兩個關鍵指標,使用無線 VR 后,VR 整個體驗的延時必須控制在 19ms 以內(TPCAST無線方案的延時為2ms),這也是目前 TPCAST 無線套件能實現(xiàn)的。再加上 Lattice 對 TPCAST 的支持,使他們才能這么快研發(fā)出現(xiàn)在的方案。
由此來看,TPCAST 和 DisplayLink 要做的是研發(fā)更好的無線方案,以提升各自的競爭力,而作為大廠的 HTC 和英特爾則是不排除任何可能性,選擇最好的方案,并將其逐步整合到下一代 VR 頭顯中,推動 VR 無線化發(fā)展。
六月中下旬 TPCAST 在測試多人版無線 VR 方案
目前,TPCAST 的方案有明顯的優(yōu)勢,英特爾的方案明年才會上市。由此來看,TPCAST 領先了不少,而且正在朝著新的目標前進。
首先,他們將于 7 月底到 8 月初推出多人版(商用 BE 版)無線 VR 方案,可支持 2-6 名玩家,在同一空間內體驗 VR;同時,無線傳輸可支持的直線距離已經達到 10 米內,而目前由于受到 HTC Vive 光塔的限制,有效的傳輸距離是 5 米。
樊佳鑫告訴雷鋒網,多人版無線方案的難點在于“保證在大空間內,每個人的體驗一致,用戶之間沒有干擾,而且傳輸效率要跟單人版一樣。有大量工作要做。”
其次,無線 VR 套件將陸續(xù)支持市場上其他主流 PC 端頭顯。自從他們發(fā)布無線套件,除了 Vive 外是否還支持其他頭顯的問題,一直被外界詢問。而作為第一批 Vive X 加速器孵化的團隊,率先支持 Vive 無可厚非,但從技術上來說,TPCAST 屢屢表示支持其他頭顯沒有任何問題。今年,這一計劃也將實現(xiàn)落地。
還有便是未來對更高分辨率畫面的支持,如 2.5k,甚至是 4K、8K。
雷鋒網覺得,正如汪叢青所說的,VR 無線化已經成為趨勢,不管是 TPCAST,還是 HTC Vive、英特爾,他們是參與者,更是推動者,期待他們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