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2 月 16 日中午雷峰網(wǎng)獲悉: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商湯科技創(chuàng)始人、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教授湯曉鷗去世。
經(jīng)多位獨立信源確認,此消息屬實,目前等待官方發(fā)布訃告。
20世紀60年代末,湯曉鷗出生于遼寧鞍山,1996年博士畢業(yè)之后,他回國在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任教。
在2001年7月,湯曉鷗一手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MMLab),深入探索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研究工作,這間實驗室的初創(chuàng)團隊就是成立商湯科技的前身。
商湯科技以深度學習平臺為核心“大腦”,布局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視頻分析、自動駕駛、醫(yī)學圖像分析等技術領域。湯曉鷗也被業(yè)界譽為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
在湯曉鷗的帶領下,商湯科技也是中國科技部指定的首個“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成為“AI四小龍”首家上市企業(yè)。
2020年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揭牌,由湯曉鷗擔任實驗室主任。
2022年9月,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fā)布“OpenXLab浦源”人工智能開源開放體系。隨后在2023年,湯曉鷗相繼帶領團隊發(fā)布“風烏”大模型、書生通用大模型體系、與央視合作的“央視聽媒體大模型”。
此前,雷峰網(wǎng)-AI科技評論曾報道《將港中文建成中國 AI 視覺黃埔軍校的人》一文,講述了湯曉鷗在上世紀末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成歸來、在港中文建立 MMLab 的故事,其培養(yǎng)出一群杰出的中國計算機視覺青年科學家,他們在學術界與工業(yè)界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了中國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港中文現(xiàn)象”。
這當中,包括現(xiàn)任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西北工業(yè)大學李學龍教授、商湯研究院院長王曉剛、前京東最高技術科學家陶大程、昆侖萬維天工智能聯(lián)席 CEO 顏水成、香港大學徐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MMLab 現(xiàn)任主任林達華、ResNet 作者何愷明、香港大學羅平教授……還有歐陽萬里、周伯磊、徐冰、趙德麗等等如今知名研究者。
他們支撐起了中國計算機視覺研究半壁江山江山。多位接近湯曉鷗的人都告訴雷峰網(wǎng),港中文的 MMLab 能有今天的成就、能代表中國在全球計算機視覺領域叱咤風云,離不開湯曉鷗對人才的重視。
2016年歐陽萬里找教職時,剛開始在香港找不到工作,因為香港高校有個傾向,就是不太愿意招香港自己培養(yǎng)的博士生。湯曉鷗就主動出馬,找悉尼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院長談能否多招一個老師。院長請湯曉鷗幫忙找一個公司一起出資,湯曉鷗就自己出了一半的工資、悉尼大學出另一半的工資,設了一個崗位,把歐陽萬里招了進去。那幾年,歐陽萬里在悉尼大學的研究做得很不錯,湯曉鷗又把他招回了港中文。
2015年徐東在悉尼大學任教時,想申請經(jīng)費做一個新項目,但一直碰壁。2015年商湯剛成立,其實湯曉鷗的經(jīng)濟也不算寬松,但還是給了徐東大約10萬澳幣(大約45萬人民幣)去開展研究。徐東當時回憶,其實湯曉鷗團隊在視覺研究這條路上一直是少數(shù)者:無論是人臉識別還是深度學習,他們都是從沒有什么人關注這個方向的時候開始研究的。
2009 年,湯曉鷗率領港中文 MMLab 實驗室團隊與 MSRA 孫劍等人合作的、由何愷明擔任一作的論文,更是獲得亞洲第一篇 CVPR 頂會最佳論文。令人唏噓的是,在過去的短短兩年間,孫劍與湯曉鷗相繼去世,使行業(yè)人士深感痛惜,感嘆天妒英才。
斯人往矣,R.I.P。
雷峰網(wǎng)雷峰網(wǎng)雷峰網(wǎng)(公眾號:雷峰網(wǎng))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