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本文作者: 焱真人 | 2014-11-19 10:22 |
聽聞酷派的兩位高管要出來做智能手機,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時候才自立門戶是不是晚了點(晚的程度可以參考一九四九年宣誓加入KMT)?這個時候,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真的是一點空隙都沒有,上窮碧落下黃泉,每一處都插著此處有主的旗幟,就像理工院校里理工科九分以上的女生(百分制)。
是信仰只要鋤頭舞得好哪有墻角挖不倒,還是樹倒猢猻散?第一個理由在情場上是金科玉律,在商場上就是貽笑大方了。至于第二個,我查了一下數據。從2013年開始,一直到2014Q2,酷派的數據一直比較穩(wěn)定。2013Q1,酷派的中國市場份額是10.30%,2013Q2是11.20%,2013 Q3是10%,2013Q4是9.39%,2014Q1是10.50%,2014Q2是10.70%。這是比人民幣還堅挺的數據啊。不過,數據有時候做不得準,和林志玲的胸圍一個道理。在找到數據之后,我又查了一下酷派的新聞以及能找到的財報,還有一些媒體報道和風言風語。當然,僅僅通過媒體報道和風言風語,無法真正知曉這一年半里酷派究竟經歷了什么,但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這一年半有兩件事值得提一下。一件事是酷派押寶4G,取得了成果,在13年Q4收獲果實。接著,酷派過了一個美好的季度,14Q1,酷派增長了。然后,問題來了,營增改要來了,確定從六月一日開始實施。實施之后,運營商給手機的補貼少了。這讓基本走運營商渠道的酷派情何以堪(江湖上甚至有重渠道不重產品的評價)。人家可是一直和運營商玩耍的,是一家B2B的企業(yè),而大部分國內智能手機廠商是B2C,或者是B2B和B2C混合。
第二季度的數據也很美好。酷派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上半年。2014年上半年酷派營業(yè)收入攀升至149.3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54.8%;同時,得益于酷派的4G提前布局和電商策略,酷派在2014年推出了系列化組合產品,并推動了酷派的規(guī)模效應和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提升,酷派產品的毛利同比上升59.5%至20.25億港元,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長94%,凈利約4.12億港元。
美好的上半年過去了,艱苦的下半年開始了。
我找不到酷派2014Q3的財報,不過,我們可以大致對比一下和酷派情況最像的聯想。聯想的移動業(yè)務(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同比下滑了6%,出貨量大幅增長,但營收卻在下滑,一方面說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競爭的激烈,另一方面則歸咎于聯想以營收(包括利潤)換取市場規(guī)模策略的實行。聯想尚且如此,酷派會怎么樣?
酷派不是沒有想過豐富渠道,2014年伊始,酷派就確定將以運營商、電商、社會公開渠道三駕馬車為突破的發(fā)展路線。九月,又將電商渠道的發(fā)展上升到了企業(yè)戰(zhàn)略級。也取得了成績。今年雙十一,在各手機企業(yè)紛紛曬成績之際,酷派大神總裁祝芳浩發(fā)了一條微博:雙11期間大神手機全網總銷售額達5.6億元,并且大神F2在京東單品銷量排名第一。不過,酷派并未從危機當中走出來。不錯,酷派有了銷量。但是銷量不是一切,沖量的最終目的是要賺錢,但是,酷派大神不怎么賺錢?;ヂ摼W品牌當中,除了小米,就沒幾個賺錢的(華為榮耀和小米有一段視頻可以自己找來看一看)。當初,大家看小米賺錢,蜂擁而上,復制他們看到的一切,堆硬件、跑分、性價比等等,然后大喝一聲:“小米!戰(zhàn)個痛快吧”,幾招過后,他們發(fā)現不賺錢,趕緊找原因,原來交互和體驗才是殺招,如夢初醒,于是,刻舟求劍的開發(fā)ROM。殊不知,雷軍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玩服務了。酷派看在眼里,明白了一個事實,電商太難了。但是,酷派需要一條出路。它不能再運營商一條腿走路了,起碼要兩條腿,三條腿更好。
電商這條線先撐著,其他出路還要找。
回過頭來研究國內的同行,用顯微鏡看,一根腿毛都不放過。
國內賺錢的手機企業(yè)就那么幾家,華為,TCL,小米,OPPO,還有一個OPPO同門vivo,還有一個一加。他們各有各的道兒。華為有自己的心,最近有開拓了中高端市場,mate7高配版火的一塌糊涂,比郭美美都受歡迎,賣手機就賺錢。TCL在海外市場站的穩(wěn)當,這是收購阿爾卡特手機的余蔭,2014Q3財報,TCL手機業(yè)務實現銷售收入159.8億軟妹幣,實現凈利潤5.73億軟妹幣。
TCL正打算自己生產手機屏幕,這樣一來,TCL的臉就是自己的了。小米模式分析的比較多了,就不多說了,我提一個大家不怎么關注的事實,2013年12月23日,小米公司對外宣布,MIUI全球用戶突破3000萬。目前,MIUI已經建立起了以小米應用商店、主題商店以及游戲中心為代表的生態(tài)體系,月營收業(yè)已突破3000萬。2014年8月,MIUI掌門人透露,MIUI月收入過億。對于“業(yè)內數據預測MIUI的用戶的APRU(AVERAGE MONTHLY REVENUE PER UNIT,指平均每個用戶每月貢獻的業(yè)務收入)在5到6塊之間,每年可以給小米貢獻60塊左右的硬件外收入”,掌門人表示有些偏高??杉幢闶菍⑦@個數字腰斬,也有30塊,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很多國產手機的硬件利潤。最讓人流口水的是,這個錢是細水長流的。OPPO和同門放在一起說,因為他們的路數差不多,就是猛打廣告,在二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獲得知名度,同時本著“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聯絡有親”的精神建設渠道。一加,比較特殊。電商牌子,路數卻不是完全的小米(學我者生,像我者死)。他們在米帝那里發(fā)力,據說已經開始盈利。美帝那里捋順了之后,再反攻大陸就容易了。當年,委員長就打的這個主意。
酷派看了看,掂量了一下自己。華為學不來。華為能有今天,是余大嘴破釜沉舟的結果,是華為厚積薄發(fā)的結果,少一個都不行。TCL也學不來,沒有能買得起的國外品牌給他折騰,即便是有,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整合。TCL整合阿爾卡特的時間不比聯想吸收ThinkPad短。小米也學不來。一個ROM從開發(fā)到得到認可需要時間,MIUI一路順風順水,積累到了7000萬用戶,用了四年多。照目前這個架勢,酷派能不能活過四年還不好說。
對于酷派來說,現在已經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了,沒有兩年時間運作一個不知道未來的項目。就只剩下了一對同門還有一個一加。先說一加??績r格在國外殺出一條血路,然后墻外開花墻內香,這是一個好思路,也是一個危險性頗高的思路?;鹦侨硕贾?,專利是智能手機繞不過去的門檻??崤呻m有一定的專利積累,但是絕對擋不住專利流氓的安祿山之爪。比如流氓界的代表諾基亞,剛說完不做手機,話音未落就嚷嚷提高專利費。別看一加鬧得歡,專利官司分分鐘就教會他做人。一加和酷派不一樣,一加就是一個小作坊,大不了不和你玩了。酷派可是上市公司,玩不出一拍兩散的路數。所以,酷派要考慮到,在國外積攢足夠的足以反攻大陸的名氣之前,就中了專利流氓的安祿山之爪,結果就是上天不能入地不得。相比這個風險性極高的cosplay,OPPO師兄弟就安全得多了——提升知名度,和渠道商綁在一起,做好產品,然后,坐等收錢。于是,急于改善的酷派學習了。可是,這種成功不只酷派看到了,三星也看到了。
也不是說酷派沒有機會,三星畢竟不能像酷派那樣分潤股份,玩得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還徹底。只是酷派的機會并不大。渠道再怎么賣力,再怎么使出吃奶的勁兒,還是要有好的產品打底,或者有讓人欲罷不能的價格??崤傻漠a品……不說也罷。至于說價格,酷派的成本壓縮能力讓人嘆為觀止,但是玩不出小米那出“羊毛出在豬身上”,做不到堤內損失堤外補,他的成本優(yōu)勢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所以,我不看好這次自立門戶。雖然,這是一次主動改變,勇氣值得稱道。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