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本文作者: haoxiaoru | 2014-12-10 08:00 |
短短幾個月,小米宣布手環(huán)出貨量過百萬。我最感興趣的是,普通人究竟怎么看待這種“可穿戴設備”。畢竟之前的很多新設備都是在 IT 人士的圈子里流行,出圈的很少。
第一站來到新浪微博,搜索“小米手環(huán)”,所獲有效信息著實不多。這可能跟新浪差勁的搜索技術有關,也可能因為小米手環(huán)的用戶群與新浪微博的交集不大。
第二站來到小米官網,首頁顯示小米手環(huán)有 28000 多條商品評價,但找不到商品下的評價區(qū)在哪里。詢問小米工作人員后被告知,這家公司的網站前端關閉了小米手環(huán)的商品評價,但客服可以看到用戶的評價并處理。再仔細看,這家公司的核心商品如手機、路由器、電視,都看不到用戶評價內容;同時配件都可以看到,像天貓、京東一樣。
驚訝。
驚訝之余,出于職業(yè)慣性,打開蘋果在線商店來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也是核心產品看不到評價,配件可以看到。再看其他國產手機廠商的官方網店,有的走天貓路線,顯示所有評價;有的走蘋果、小米路線,不顯示核心商品評價。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真的需要商品評價嗎?我的第一反應也是“這還用問,當然需要”,淘寶購物第一件事就是看評價,尤其是差評和追評。但仔細一想:1.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一個刷評價的灰色產業(yè)鏈,評價真假難分;2.蘋果賣出幾千萬部 iPhone 6,如果顯示評價,至少也要有幾萬條差評吧。這幾萬條差評展示與否,重要嗎?
我的答案是,對于大部分批量生產的標準件來說,只要這家企業(yè)認真對待和處理了消費者的評價,那么是否在前端顯示從而讓其他消費者看到并不重要,但非標準件則不然。舉個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大概沒有人指望一家麥當勞的薯條比另一家好吃,因為它是近似于標準化生產的;川菜館則不一樣,一家的宮保雞丁和另一家的宮保雞丁可能天壤之別,所以大眾點評莫擔心,存在的意義還是有的。
那為什么數(shù)據線、耳機這種配件,在 Apple 在線商店或小米網會顯示評價呢?我猜因為此類商品非廠商主導,售后不由自己負責,因此需要對供應商進行約束。
評價是消費者對企業(yè)的一種約束和制衡,同時也可能被濫用。企業(yè)品控能力越強,品牌越強,用戶就越信任,就越不需要受制于這種約束。沒錯,我們真的需要商品評價,企業(yè)須認真對待,但未必需要展示出來。殊不知,很多企業(yè)還不知道這個小秘密。
但愿我說的都是錯的,不顯示評價是因為這些廠商都是騙子,或者不知道怎么處理幾萬條評價。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