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思睿 | 2015-02-05 11:57 |
一位無人機愛好者自制了一架千年隼號 (Millenium Falcon) 無人機,并在社交媒體上上傳了試飛過程,隨后將他將大量的照片上傳至了網(wǎng)上,講解了無人機的制作過程,那么現(xiàn)在就跟隨他的講解一起來看看這款無人機是怎么制造出來的。
千年隼號是《星球大戰(zhàn)》系列作品中一艘虛構(gòu)的宇宙飛船,主要駕駛員是走私犯兼船長韓·索羅和他的副駕駛員丘巴卡。它是星戰(zhàn)電影中出場次數(shù)最頻繁的飛船之一,在經(jīng)典三部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先看看無人機制造完成后的最終效果。
第一步——設計,棘手的部分是讓整體的組件都能保持平衡。他在無人機設計中打算為它裝配四個電動馬達。
主要材料就是這樣的絕緣材料——發(fā)泡聚苯乙烯,大約在20至30毫米的厚度。它比傳統(tǒng)EPP相比要重一點,但仍然足夠強韌,而且容易切干凈。此外,它的顏色和飛船的顏色也十分接近。
將之前的設計圖以1:1的比例打印出飛船的半邊,如果飛機較大就需要用多張A4紙重新組裝在一起。
可以看到圖中左邊的動力來源部分,這是335毫米的四軸,也是自制的。通常無人機會攜帶GoPro,但對于這個項目,制造者移除了相機、視頻發(fā)射器和GPS天線,因為這些組件會增加無人機整體的重量,一般的四軸飛行器至少都有800克,而對于Millenium Falcon只有300至350克。
按照設計切割泡沫。
快速檢查無人機的平衡,并將動力傳動裝置安裝上去。這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可能連起飛都十分困難。
在四個軸的前端需要留下安裝動力裝置的部位,裝置和框架緊密結(jié)合是必需的,除此以外,還要保證所述的螺旋槳在轉(zhuǎn)動中不會擊中泡沫。螺旋槳的葉片和泡沫之間最好留下10毫米的自由空間。
兩側(cè)的隧道應該能幫助飛機在飛行中減少一些震動。
改進其形狀。必須保持4個螺旋槳的上方和下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間。所有的組件都通過普通的熱膠槍來粘連。
制造一個圓柱體并安裝在側(cè)面(只是為了美觀)。
無人機的輪廓顯得更加好看。
為無人機加入駕駛艙,駕駛艙是中空設計的。整個組件的重心更加接近于螺旋槳的中心,其平衡性能也會更加好。
制作一個新的推進器。
我希望在這里的頂部有一個LED燈條的遮陽蓋,以便燈在白天會更加明顯。
“無線電天線”是一個矩形的設計,矩形設計有更好的空氣動力學設計。
動力裝置是如何固定在框架里面的。
底部。
頂部。
測試一些油漆,必須找到合適的顏色,也必須是一種不傷害泡沫的涂料。
在前面安裝兩個燈,串聯(lián)。
彎曲推進器頂部的LED燈條是藍色的,底部是白色的。
要有光!
基本顏色是淺灰色涂料。
完善細節(jié),制作了新的炮塔,并采用了更多色彩的涂料。
起飛。
由于重量很輕,它對風十分的敏感。由于整體采用了泡沫設計,落地也無需擔心會摔壞。
via forbes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