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文作者: 精選轉載 | 2014-11-30 12:30 |
【編者按】講述優(yōu)酷和一隊18歲少年糾紛的文章《少年不可欺》正在朋友圈刷屏,這支18歲少年到底做了什么?他們如何從天空拍攝了“地球”呢?看看他們的自述吧。
2014年7月22號 當我第一次跟GreenD說起我的計劃 跟大多數人一樣 對上太空的想法感到驚訝 但當我跟她詳細講解后 不到20分鐘 我們就已達成共識 這次計劃的費用平分 拿出一次勇氣 勇敢一次 即便付出后一無所獲 於是我們著手籌備了這次計劃。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 查閱大量相關的視頻圖文資料 等待所有設備的到齊 安裝以及調試裝置 讓倆數學爛成渣的熊孩子也得去關注一些專業(yè)參數 有些難題 與到時安裝發(fā)射的問題 所以決定再擴大團隊 有了PANDA、Severus、以及 HANG、Michael 加入 準備期間SEVERUS與PANDA付出了很多 協助我們製作設備 購置材料 風里炙曬著 感謝他們一路的支持。
在籌備過程我們被打擊 被嘲笑於這個想法的提出 與其說是天方夜譚 更像是一群熊孩子任性的無稽之談 這也許是長輩眼中我們的模樣。
二零一四年九月三號黎明 屬於我們的時刻到來 團隊一行六人 選擇在城市地標上 發(fā)送這一個月以來的心血。
然而這一切并沒有想像中的那般順利 出現了預想中的一些情況 由於設備總重過重 氣球氣量未充足的原因 第一次發(fā)射失敗了 我們不得將所有設備遺棄 只剩相機與GPS 這一次 它成功的急速上升了。
氣球的座標在發(fā)射后九分鐘固定在無名碼頭 我們認為他已經墜毀 內心焦急 在烈日下搜尋 炙烤了一小時未果 正當我們反覆檢查設備 陷入無助之時 GPS突然跳轉到了距離我們所在城市三百公里外的地方 失聯后的欣喜讓五個熊孩子不顧一切開始了追氣球的故事。
驅車三百多公里
單日里程近六百公里
只為尋找掉落的設備
我們懷揣著復雜的心情
前方有什麼
我們并不知道
路邊挺拔的樹叢
正午透過林蔭葉子縫隙灑落的光斑
路途中車里累趴的搭檔
車輪與沙石的摩擦聲
爬山涉水
開到荼蘼
求助當地居民卻因語言不通難以交流
微弱訊號無疑是雪上加霜
直至天色漸暗 最終 當日還是無疾而終 搜尋無果 歸途不斷轉彎的盤山省道 暈眩難耐 然而途中偶遇到蘑菇狀的粉色星空云 就著閃電的轟鳴聲 下起傾盆大雨 幾欲擊裂車身。
不斷出現的新意外 無限延誤的回家時間 幾個熊孩子一個個忍著被家長催促歸家的連環(huán)電話 一路無奈的走走停停堵車長龍 車油幾經耗盡 直到凌晨一點半 才結束了這天的全部計劃。
我們從零到有
從未知回歸到已知
從發(fā)送升空到一千公里的搜尋
失聯過 絕望過 無助過 到最后的復活
20個小時間
路途中的所見所獲
還是讓我們足以心安地說
是的
我曾觸碰過我們的夢
9月4號 在修正一天后 我決定一個人再次踏上尋找的路途 我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應該就在地圖顯示的位置上不遠 所以隔天 我搭乘火車前往河源 路途週轉。
用了八個小時到達那個已經有些熟悉的村莊 我提前印發(fā)了尋物啟事的傳單 分了幾張給村民 那時天色不早 已近六點 我還是選擇穿上水靴 進到水稻梯田中尋索一番 終於 那在夢裡無數次出現的畫面 就在眼前內心甚是激動 第一時間將信息回饋給團隊 那一晚 我們同樣開心。
那麼經歷了這一切
我們得到了什麼
我們得到了一段難忘的旅程
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了
我們的故土的全貌
消除了原有的那些對我們的質疑
拍攝到了之前只能
在NASA看到的圖片
證明了 只要有夢
再大也不會怕丟人
這一刻
我們實現了 所謂不可思議的計劃
就是 我們兒時對著天空時的幻想
我們懷著感恩的心
感謝這所有美好的一切
二零一四年的暑假即將結束
熊孩子團隊也即將各奔東西前往求學道路
選擇在生育我們的故土上進行一個個充滿爭議的創(chuàng)作
我們不后悔
不停止腳步
是的 我們來自小城市
愛幻想 但依舊努力把想法轉化為現實
這就是我們的態(tài)度
感謝團隊 感謝善良與熱情的村民
NikoEdwards&GreenD的后續(xù)合作
仍在繼續(xù) 熊孩子還有更多怪計劃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