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文作者: haoxiaoru | 2016-02-24 10:30 |
或者二合一形態(tài),類 Surface;或者標準筆記本形態(tài),類 MacBook。系統(tǒng)自然是 Windows 10,沒必要搞定制版 Linux 或 Android。
既然二合一,首先它得是個不low的、讓人愿意捧在手里的平板電腦?!安籰ow”翻譯成人話就是越像 iPad 越好,不能是黑乎乎的一大坨,不能邊框比大拇指還寬,不能亂七八糟接口一大堆;翻譯成行話就是,要輕薄所以不能有風扇和排風口,所以得是最新的英特爾 Core M 處理器。
屏幕必須2K高清,變數(shù)在尺寸。一般來說,同時當做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使用的話,12英寸左右比較合適,太大的話拿在手里不合適,太小的話當電腦屏幕太局促??梢钥聪?,同類型的微軟 Surface Pro 4 是 12.3 英寸,戴爾 XPS 12 是 12.5英寸,華為 MateBook 是 12 英寸。
回到最關鍵的問題,平板電腦一定是通過金屬觸點與鍵盤結合起來的,值得關注的是,平板電腦怎么優(yōu)雅地立起來。我們先來看一下市面上幾種成熟的解決方案:
iPad Pro 上的 Smart Keyboard 是把鍵盤和保護殼融為一體,讓保護殼提供一個支撐角度。華為剛發(fā)布的 MateBook 借鑒了這種設計方式。
Surface Pro 是在機身背后增加了一個支架,好處是即使不加鍵盤,屏幕也能立起來。這種設計方案已經(jīng)被諸多公司效仿,比如聯(lián)想的Miix 700。
Pixel C 把支架做到了鍵盤上,機身和支架吸附在一起。這樣可以像 iPad Pro 一樣保持平板電腦機身的簡潔,同時像 Surface Pro 一樣擁有靈活的可調(diào)整角度。
Surface Book 想探索終極二合一PC的形態(tài),但是牛頓定律在那兒擺著,鍵盤底座若是沒點兒分量,是萬萬不可能把屏幕平穩(wěn)托舉起來的。所以 Surface Book 的問題在于接近 1.6 公斤的體重,超重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小米筆記本是二合一的形態(tài),它會怎么讓屏幕(機身)立起來呢?個人最期待類似 Surface Book 的方案。
既然是標準筆記本,標桿自然就是蘋果最新的12英寸 MacBook。但說實話,MacBook 還是超前了一些。以雷軍的務實的作風,應該會選擇屏幕尺寸更大一些,性能更強一些的方案——13或14英寸屏幕,最新的 Core i5 / i7處理器。
從配置上說,入門款應達到的要求是:13英寸或14英寸、1080p屏幕、4G內(nèi)存、128GB固態(tài)硬盤、第六代 Core i5 處理器、重量 1.3 kg 左右、工業(yè)設計不太low。以這個標準來看,目前市面上有哪些還算“像樣”的標準筆記本電腦呢?
亮點是超窄邊框,遠遠看過去,未來感十足。
亮點是新的按壓式指紋識別模塊,以及貴。
亮點是價格最便宜,不到5000塊。
亮點是如果對性能要求不高,可選 Core M 的版本。
上述四臺“像樣”的標準筆記本,價格在5000元~10000元之間。如果小米來做的話,價格到 4000 元就很有吸引力,價格到 3000 元將會極具沖擊力。前提是“像樣”的工業(yè)設計,比如電源適配器和觸控板最好能像 MacBook,如果是像神舟那樣堆配置的話,就別來PC圈混了。
領導問我,現(xiàn)在的筆記本電腦是不是就像功能手機一樣,小米和華為要做的是“智能手機”。我覺得,人們確實需要“新型”的筆記本電腦,它應該像手機一樣即開即用、超長待機。現(xiàn)在 Windows 筆記本的問題在于,創(chuàng)新是自上而下的,總是英特爾在推動變化,變形本、超極本、二合一,缺乏敢于真正自下而上發(fā)起創(chuàng)新的設備廠商。這是小米的機會,是新國貨的機會。
附:微軟、蘋果和Google對于新型個人電腦的探索
微軟 Surface Book 和 Surface Pro 當?shù)?/span>
蘋果12英寸的 MacBook 和 iPad Pro 是新產(chǎn)品
Google是后來者,也是激進的創(chuàng)新者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