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中國,刷單是電商行業(yè)不少賣家的“潛規(guī)則”。調查發(fā)現,依附一些網購平臺,近幾年形成不少規(guī)模龐大的刷單組織,人數少則幾十數百人,多則數千人,他們隱身于各大語音平臺,一些網店的好評和高銷量依靠他們組建的刷單工廠完成,這些刷單工廠已形成完整產業(yè)鏈。
除了QT、IS、YY語音平臺,刷單客亦活躍在QQ群中,在QQ群查找中輸入“刷”字,只定位北京,就出現了近300個“淘寶互刷”、“天貓互刷”、“京東刷流量”QQ群。據媒體報道,最近,國內鮮花在線預訂與速遞平臺“愛尚鮮花”掛牌新三板,在招股說明書中自曝3年刷單26萬筆。刷單費用支出175.46萬元,刷單產生的虛假收入累計三千萬元。其中,2015年的刷單量就占當期總訂單量的42.02%。刷單形成的虛擬數據背后,消費者收獲的是屢禁不絕的假貨和糟糕的購物體驗。
接受采訪的王燕表示,她被告知需連續(xù)掛機10天100個小時才可以接單,想要成為普通會員快速接單,要再交80元會費。晉升高級會員,需推薦1人繼續(xù)交180元。據透露,每天大約有8萬人活躍在IS180頻道,刷手和商家各有4萬人。無論商家還是刷手進入頻道都要交108元至119元不等的會費,8萬人的會費就達近千萬元。
所謂爆款、虛假評論、假貨熱賣,就是這么來的。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