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褚少軍 | 2015-02-04 17:45 |
目前從網絡上泄露的數據和圖片來看,iPad Pro屏幕尺寸將擴大到12.9寸,配備2GB內存和多種存儲空間方案,一些周邊配件則暗示iPad Pro很有可能有兩個Lightning接口,以方便外接鍵盤和充電。
顯然,iPad家族正在往PC協(xié)同的方向上靠,希望iPad Pro也成為新生產力工具,成為辦公電腦的外延。蘋果盯上的不僅僅是個人市場,還覬覦企業(yè)市場,尤其是配備了微軟平板的企業(yè)市場。
但后起的iPad Pro要成為生產力工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面臨的第一個挑戰(zhàn)就是如何具備生產力。從辦公和商務的程度來說,微軟office系列軟件是傳統(tǒng)生產力軟件的代表和經典,至今仍然占據統(tǒng)治者地位。傳統(tǒng)的生產力軟件已經慣性的和鍵盤、鼠標結合。但蘋果企圖通過新型“生產力應用軟件”來扭轉這一局面。通過觸感操作、實時處理以及高度可視性的需要,來革命原有的鍵盤、鼠標、固定顯示屏。
“新型生產力軟件或應用”并沒有確切的定義,從蘋果應用商店中的“生產力軟件”,窺見的是一種全新的、協(xié)同合作的、富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應用,突出特點是觸感操作、實時處理、協(xié)同操作以及高度的可視性。
新型的生產力軟件其實已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了。典型的新型“生產力軟件或應用”有Dropbox、Task等,希望可以從中看出端倪。
Dropbox:允許用戶在連網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存儲或分享視頻、文件。
Task:將顏色和手勢巧妙結合起來打造的一款約會提醒應用。
Evernote:擁有強大存儲和編輯功能的印象筆記(Evernote),已經建立起了一個移動生產力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
FiftyThree:一家因開發(fā)了著名的繪圖筆記應用Paper,而廣受贊揚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目標是打造一款全套的“創(chuàng)造力移動生產工具”。
……
科技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審美取向與生活方式。就辦公功能來說,無論是在時效性、社交性、可視性,還是在感染力等方面,新興的移動設備軟件都遠強于傳統(tǒng)PC軟件。對于部分人來說,也許一份冗長的深度調查Word文檔,只需用15秒鐘的Instagram視頻就足以交代清楚。而在行業(yè)大會上使用的PPT,就算字體與背景如何精美,也很可能甚至趕不上播放一段Vine視頻。
再比如,在此進化過程中,閱讀功能,運用在電子設備上,除掀起了注意力是否能集中的討論以外,也讓用戶從單純的讀進化至更多元的觀賞。
新的生產方式和創(chuàng)造力方式源于新的“生產力應用”。
iPad Pro定位為辦公電腦的外延,而且還配合了可以外接鼠標插口的配置,其實也是妥協(xié)的一步。顯然,如果新型的“生產力應用”夠給力,蘋果自然會有想通過iPad Pro取代辦公電腦的野心。
對于從事新型生產力應用開發(fā)的企業(yè)和應用開發(fā)者來說,iPad Pro的確算是一個新機遇。蘋果公司必然會扶持此類公司和應用,甚至不排除可能會獲得蘋果公司的投資。即使不投資,蘋果肯定會在宣傳資源、位置排放、經費扶持方面重點扶持。畢竟沒有大量的新型的“生產力應用”出現,iPad Pro要取代辦公電腦就只會是笑話,即使作為辦公電腦的外延也只能是雞肋。
首先肯定是契合辦公和商用方向,但又能通過觸控和協(xié)作搞定,有高度的可視性的應用。
其次,能和現有的傳統(tǒng)生產力應用協(xié)同的,而非第一步就來革新的,畢竟即使取代也需要時間,在此基礎上能有顛覆或革新則再好不過了。
再者,站在蘋果的立場,肯定希望滿足iOS和Mac軟件整合強化方向。
……
用喬布斯在D8大會上的形象比喻作為文章的結尾。
當身處農耕社會時,我們頭腦中對于“汽車”概念停留在能耕地、能收割的農用卡車上。而當城市興起之后,配有動力方向盤和自動擋的轎車開始取代了原有的卡車,成為了我們對于汽車這一事物的新認識。PC就好比是那些卡車,雖然未來它們不會消失,但所扮演的角色卻遠不如從前重要。
但筆者想想說的是,iPad Pro可能自詡為“自動擋的轎車”,但終究有賴于大量新型“生產力應用”的支撐以及用戶的選擇,不然一切都太空中樓閣了。
雷峰網特約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