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山寨郝曉茹 | 2015-03-27 21:19 |
樓道里的監(jiān)控錄像,能存多久?可能是 7 天,也可能是 30 天,但除了政府等機要部門,受限于硬盤的存儲成本,很少有能存更久的。也就是說連接監(jiān)控攝像頭的硬盤上,只存儲著過去30天的歷史,更遠的歷史會被新的覆蓋掉,再也找不回來。
硬盤越大,存儲的錄像越久。這是常規(guī)的思路。換個角度,這些存儲的錄像用來做什么?恐怕大部分時候都是沒用的,用到它的時候,可能只需要幾秒鐘的視頻,甚至幾幀畫面即可。
所以監(jiān)控錄像只存30天,不是硬盤小,而是攝像機笨。聰明的攝像機,應該考慮如何保存更多有效信息,而不是更長時間的視頻。
有一家平時與消費者打交道不多,經常跟公安市政合作的安防公司——蘇州科達,就在做這件事。它們推出的產品叫做“感知型攝像機”,這種攝像機在拍攝的同時就可以在前端做到目標識別、特征描述以及圖片抓拍工作。如今市場上常規(guī)的做法是先錄像,再通過后端視頻分析服務器進行采樣,這種方式成本高昂不適合大部分普通機構。
根據監(jiān)控場景和需要識別的內容,目前科達的感知型攝像機(Intelligent IPC)主要分為以下三類產品:特征分析攝像機、車輛卡口攝像機、人員卡口攝像機。特征分析攝像機適用于視野范圍較大的場景,可識別人和車的基本特征;車輛卡口攝像機專門針對車,在視野較小的一個斷面中,可準確識別車牌、車標等更詳細車輛特征信息;人員卡口攝像機專門針對人,在視野較小的一個斷面中,可準確抓拍人臉和識別更詳細的人員特征信息。
特征分析攝像機適用于相對開闊的場景,能在較為寬廣的畫面中捕獲人、車、物等目標,并準確識別出每一個目標的類型、大小、顏色、方向、速度……然后生成語義與圖片信息,送入后端大數據平臺。
特征分析攝像機的基本原理如下圖:
通過特征分析攝像機,將場景中的運動目標全部提取出來,并且對每個運動目標進行軌跡跟蹤,在持續(xù)跟蹤的過程中對該目標進行特征分析,例如:人車物屬性、顏色、方向、速度、尺寸等特征屬性,最后與該目標的最佳圖片一并輸出。
針對不同應用環(huán)境,特征分析攝像機有槍機、紅外槍機、高速球、紅外高速球、槍球聯動、紅外槍球聯動等多種產品形態(tài),基本能夠滿足當前絕大部分監(jiān)控場景下的特征分析應用。
特征分析槍機用于識別固定視野范圍內的人、車目標。
在一些視野范圍更大的場景中,遠處的目標較小,如果采用特征分析槍機,雖然目標也能被檢測到,但可能無法準確識別特征。這類場合更適合采用槍球聯動特征分析攝像機。槍機負責全景拍攝和目標檢測,球機負責特寫跟蹤和特征識別。通過球機變倍,即使目標較小,其特征也能被準確識別。對于目標較少的場景,可采用一槍一球;對目標較多的場景,可采用一槍多球。
車輛卡口攝像機專門針對車。雖然特征分析攝像機也能識別車,但其主要應用于視野較大的場景,難以識別車牌、車標等更具體的特征信息。通過拍攝視野較小的道路斷面,科達300W和600W車輛卡口攝像機不僅能夠準確抓拍和識別車牌信息,還能準確識別車標、車型、車身顏色等更豐富的車輛特征。而且,無論是夜間還是白天逆光環(huán)境,它都能看清車內細節(jié),并準確抓拍車內司乘人臉照片。
除了顏色、方向等基本特征信息,很多重點場所還需要準確識別和抓拍人臉照片,以便于開展人臉識別等深度應用。這類場所非常適合人員卡口攝像機的部署。
人員卡口攝像機專門針對人。同樣的,雖然特征分析攝像機也能識別人,但其主要應用于視野較大的場景,難以準確抓拍人臉及識別更豐富的人員特征信息。人員卡口攝像機通過視野較小的斷面視頻,能夠準確抓拍最佳的人臉照片。而且,通過專利技術,人員卡口攝像機還能抓拍人的整個輪廓,即使背對鏡頭,頭的輪廓和全身也能準確抓拍。同時,可識別人員行進的方向、速度等特征。
感知型攝像機存儲的錄像時長依然有限,但它通過及時的目標識別、特征描述以及圖片抓拍,可保存更多有效信息,這些有效信息占用的空間并不大,能保存很多年。需要調用的時候,檢索的方式也更加方便。
一些城市已經在大規(guī)模部署這種新型監(jiān)控攝像頭,為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打下基礎。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