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本文作者: 六爺 | 2016-06-14 20:21 |
以基礎形態(tài)為前提,在小米的產品中,雷軍特別滿意的設計有兩個:一是小米移動電源,二是小米WiFi放大器。原因很簡單——極致。
“將幾個電池合在一起,移動電源的基礎形狀一定是圓角矩形;小米WiFi放大器的電路板本身就是長方形,所以如果不做成這樣就不是一個極致的設計。”
小米WiFi放大器產品總監(jiān)陳勇告訴雷鋒網。
作為把“粉絲經濟”經營得最好的公司,小米獲得的質疑與稱贊幾乎成正比。因此,在小米路由器發(fā)貨之后,很多問題便迅速得到反饋,其中最敏感的便是“信號不好”。
“信號”是路由器的命門,所以這一度讓唐沐的團隊很緊張,不過跟進之后他們發(fā)現:
“信號不好主要是局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這用任何路由器都很難解決。而傳統(tǒng)的做法有兩種:加大路由器的發(fā)射功率;或推出中繼器?!?/span>
小米路由器團隊選擇了第二種,因為前者受國家標準制約,市面上的“穿墻神器”均名不副實,盲目地加大功率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而作為產品總監(jiān),陳勇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市場容量:
“兩房及以上的房屋基本上會出現這個問題,該比例在4億個家庭中大概占70%,這就是我們的市場容量?!?/strong>
但在“WiFi放大器”的外衣下,小米想做的其實就是一款中繼器,而這實際上是一個已經非常成熟的產業(yè)。換言之,小米需要的是“重新定義”:
競爭對手的產品賣得并不好,這與市場容量沒有很強的關系,有可能是產品本身就沒做好;
發(fā)現并分析競爭對手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小米WiFi放大器能夠成立的前提;
顯然,這不是靠數據與直覺就能得出的,小米最寶貴的決策資源便是當時已經積累的400萬小米路由器用戶。“在小米路由器用戶中,有5%的人使用了中繼模式,這批人的使用場景具備很高的調研價值?!标愑卤硎?。
陳勇到現在還一直還保存著去年調研時的照片,其中有些場景令他印象深刻:
“有些用戶把小米路由器作為中繼,其實不是為了解決信號的覆蓋問題,而是把路由器放在陽臺,樓上樓下共享網絡,分攤網費?!?/p>
一般來說,中國的陽臺很少設置墻插。因此,陳勇看到了用戶將電源線和網線從房間拉到陽臺。既不美觀,也不方便。這是個比較特殊的場景,但“中繼器與墻插”這一點值得延伸。
“根據中繼器的工作原理,要達到最好的效果一定是它與信號源之間沒有阻礙。但墻插是固定的,若想靈活地移動中繼器必須借助排插,這勢必會帶來不便?!?/p>
結合“當時市面上的中繼器都是強電設計”,“移動性”便成了市場空位。一款“不帶強電且低功率”的小米WiFi放大器呼之欲出。
“有了USB外接供電,將小米WiFi放大器插在10000mah的小米移動電源上,可以連續(xù)工作一周,間隔使用的話,一個月也沒問題?!?/span>
附帶的好處還有:“由于沒有強電設計,這款產品可以做得很便宜,別人89,小米39,秒殺?!标愑滦Φ?。不過這還只解決了一半的問題,想把“移動”做得更徹底,網絡配置遠比電源適配要難,而這也是用戶體驗最關鍵的地方。
“在傳統(tǒng)產品上,設置網絡的流程對很多用戶都不太友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們在逆向推導時的第一個議題?!?/p>
據陳勇描述,當時小米WiFi放大器的幾位負責人都有一種直覺——最簡單的配置方式就是把USB插到路由器上,自動完成配置。“這個思維很原始,但它是對的?!标愑卤硎?。不過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個功能做起來非常復雜:
“把放大器插到路由器的USB口,正常思路是通過USB傳密碼。但大多數USB口并不具備傳輸數據的能力,只能供電。而采用更高級的芯片成本必然上升,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所以我們選擇了無線配對?!?/p>
但對無線來說,簡單和安全往往不能兼顧。在三個多月的研發(fā)中,開發(fā)、測試、項目經理紛紛提出質疑:既然很難實現,為了止損,要不要將配對方式換成傳統(tǒng)的WPS——APP端和路由器相互確認。對此,站在產品角度的陳勇選擇了堅持:
“我們幾乎測試了市面上所有主流的路由器,只要在適配過程中出現問題,無論是連不上還是掉線,都會反向推導出問題的地方,然后一個個解決?!?/span>
一旦使不出“一招鮮”,如此枯燥的工作便在所難免。最終,“小米WiFi放大器的適配率做到了99%以上?!倍凹床寮从谩钡墓δ軐崿F之后,“我們只在包裝袋上印了一個簡單的說明,沒有了說明書?!标愑卤憩F得非常自信。
和唐沐一樣,陳勇來小米之前也在騰訊工作,參與的項目是TOS(當時還叫Tita)。所以他很了解軟件與硬件產品經理之間的差別:
“做硬件一定比做軟件要更謹慎。不僅人力成本更高,硬件還需要開模、設計電路板、打樣等等。而且如果這個產品賣不好,就只能砸在自己手上,損失會很大?!?/span>
因此,在一切還未開始之前,“用戶的核心訴求”是否成立對他來說最為關鍵。至于價格和功能,那都只是延伸:前者當然要“死摳”,后者則主要是做到優(yōu)雅。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