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本文作者: 六爺 | 2016-03-18 08:00 |
在iPhone的全系產(chǎn)品中,iPhone 5c無疑是被貼上“失敗”標簽最多的。如今iPhone 5SE快來了,同樣是小屏,同樣是衍生的產(chǎn)品線,它如何不重蹈前者的覆轍?
每逢iPhone新品發(fā)布,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官John Ive總會錄一段視頻,詮釋他對產(chǎn)品的理解。介紹5c時他說:“iOS 7的設計與iPhone 5c相得益彰。它將軟件與硬件美妙融合的理念,在一部設備上鮮活呈現(xiàn)?!?strong>因此,有人認為:“iPhone 5c才是Jonathan Ive 真正想做的iPhone!”
圖片來源:CO.DESIGN
2013年9月11日iPhone 5c發(fā)布,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依然有人認為“c”就是cheap。原因其實很簡單,將蘋果和廉價放在一起,很像當年讓友商傻眼的紅米。
只不過當iPhone 5c以16GB版售價4488元,32GB版5288元的姿態(tài)亮相時,“廉價iPhone”便赤裸裸地成為了一廂情愿。
5c和5s同時發(fā)布,由于后者對前者的全面超越,使得800元的差價看上去很沒有說服力。因此,也有人說iPhone 5c生來便做了嫁衣,讓5s看上去也并不顯貴。話雖如此,但這個代價似乎過于慘烈。
據(jù)美國咨詢機構Localytics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5c和5s發(fā)布72小時之后:
5c和5s在首發(fā)地區(qū)的激活數(shù)量以美國為主,占到了68%;其次是日本,占比13%;中國占比低于5%。
5c與5s在各地區(qū)的激活比例中,以英國最為平均,分別為31%與69%;中國和澳大利亞最極端,同為9%和91%。
蘋果還曾公布過一次官方數(shù)據(jù):
截止到首周末,iPhone新品的全球銷量為900萬臺。
結合三者可知,在發(fā)售的前三天,5c和5s當時在中國的銷量還不足50萬臺,而5c更是低于5萬臺。
什么概念?如果當年錘子T1的產(chǎn)能沒問題的話,基本上一天就能超過這個數(shù)字。
圖片來源:9TO5MAC
這種狀況隨著購機高峰的過去,逐漸有所改善。發(fā)售半年之后,市場統(tǒng)計機構Mixpanel提供了一份所有iPhone用戶的激活比例:
在當時所有iPhone用戶中,手持iPhone 5的用戶比例最高,達到32.65%;其次是iPhone 4s,23.94%;再次是iPhone5s,19.31%;再次是iPhone4,16.43%;iPhone5c排名最末,僅占比6.3%。
僅比較同時發(fā)布的5s和5c的話,差距高達3:1。因此,iPhone 5c的出貨量在官方語境中,就成了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在外界看來,價格、材質(zhì)、性能是5c淪為敗筆的三大主因。
5c的確不便宜,市場遇冷顯然也不在蘋果的意料之中。即使蘋果不用在意隨之而來的冷嘲熱諷,但它肯定無法不管不顧合作伙伴的死活。因為可產(chǎn)品一旦滯銷,資金運轉和庫存問題就會突顯。彼時,降價便成了為數(shù)不多的選擇。
自從樂視做手機之后,大家都知道蘋果是手機廠商中最“黑心”的,通常回在BOM成本的基礎上,加價率直逼200%??蛇@是渠道商喜聞樂見的,因為這樣的加價率意味著渠道的利潤空間很大,操作的靈活度和反應速度也會快很多。5c便是如此。
圖片來源:iDownloadBlog
在5c和5s開賣不到一個月時,雷鋒網(wǎng)編輯便記錄了當時的市場動向:
蘋果的產(chǎn)品很少會有折扣,特別是在上市之初,但最近幾周5c的價格趨勢顯示這款產(chǎn)品可能是個例外。
在國外,5c的促銷最先由百思買開始,購買一臺5c就能獲得50美元的禮品卡;之后沃爾瑪也跟進,對5c進行了限時降價促銷;而后RadioShack也開始給予50美元的回饋。
在國內(nèi),天貓上行貨版的5c基本都在3500元的價位,而淘寶上港版、美版等水貨更是直逼3000元這個我們當初預期的廉價iPhone的價位。相比之下,蘋果官網(wǎng)上的價格仍然維持在4488元。
因此,有人總結道:“iPhone 5c是蘋果第一個上市不到一年就出8G版的手機,也是第一個B2C電商價大規(guī)模值崩的手機。”
從配置上看,5c和半年前發(fā)布的iPhone 5幾無二致。唯一的區(qū)別僅在電池容量,前者比后者多70mAh。顯然,對當時的iPhone 5用戶來說,直接升級為5s,或等待半年后的iPhone 6,這兩個選擇都比換5c要明智一些。
而對非iPhone 5用戶來說,在價格和配置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金屬還是塑料?這也許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即使全世界都在說它并不顯得廉價。
iPhone SE即將到來,同為小屏iPhone,它會不會成為第二個iPhone 5c?答案或許僅與價格有關。
iPhone 6 Plus的發(fā)布曾打破蘋果很多紀錄,毫無疑問,蘋果公司上上下下都很開心。但這種妥協(xié)帶來的快感,不由得讓人擔憂小屏iPhone的未來。畢竟人們常說:“用過大屏之后,就回不去了?!钡聦嵐嫒绱嗣??
據(jù)Mixpanel近期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大屏iPhone發(fā)布了近兩年之后,4吋屏的iPhone(iPhone 5、5s,5c)用戶,在整體iPhone用戶中占比32.22%;iPhone 6用戶占比35.23%;兩者比例伯仲之間。這至少能夠說明,4吋屏iPhone絕非小眾需求。
另外,數(shù)量級的差距,顯然也不會讓iPhone SE在配置和性能上走得更遠,對此敏感的消費者原本也不在iPhone SE的輻射范圍。因此,在產(chǎn)品層面,相信只要蘋果能意識到“用戶對金屬質(zhì)感的渴望是來自本能”,其出貨量應該就不會出太大岔子。
至于價格,根據(jù)外媒的爆料,iPhone SE將很可能在400美元~500美元之間。雖然依然談不上廉價,但相比5c,iPhone SE至少不會再暗淡收場。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