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凱撒說過“人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對于同一件事,經歷和預期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側面。就像剛結束的2021 vivo開發(fā)者大會,很多網友都表示看不明白,但業(yè)內人卻看到了一個在“積跬步至千里”的vivo,一個在憋大招的vivo。
vivo還是那個實誠本分的vivo,言語克制,協(xié)作共贏的價值觀總是會在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大會有IoT、系統(tǒng)性能、隱私安全等幾個大的方向,而我們針對大家最關心的系統(tǒng)性能部分,把一些開發(fā)者大會那些大家沒留意到的細節(jié),串起來再看一次。
大會開頭的成績單提到,vivo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擁有4億多用戶,國內超過2.7億在網活躍用戶,2021年國內出貨量持續(xù)領先,三季度份額達到22.1%,菲律賓、馬來、印度等海外的主要市場也是市場份額前三。嚴格遵守廣告法的vivo用語非??酥?,實際情況其實是,vivo從Q1到Q3都是國內出貨量第一……
開發(fā)者大會開頭的“設計驅動:攜手打造科技之矛,共同成就人文之悅”主題分享,很大一部分是圍繞性能和流暢度的技術分享的。vivo在上一年開發(fā)者大會就提到過自己對流暢體驗的看法,核心是人因分析、心流建設和系統(tǒng)性能。人因和心流是從用戶心理出發(fā)的系統(tǒng)工程,目標是找到讓用戶最舒服的參數、最符合心理預期的交互和動效,而系統(tǒng)性能的著重點是“計算、內存和顯示”3個部分。
計算性能,是指高實時計算、智慧調度計算及高速追載三大引擎?!案邔崟r計算引擎”負責高性能并發(fā)處理,確保在系統(tǒng)多任務運行的流暢;“智慧調度計算引擎”負責分配任務,平衡性能與功耗;“高速追載引擎”則可以在需要性能的時候,加速CPU提頻的速度,可以理解為提升加速度。
關于內存性能,vivo的觀點是要建立獨立的虛擬緩存單元,系統(tǒng)性全局管理系統(tǒng)常駐內存的生命周期,控制應用內存分配與回收、DRAM與SoC內部緩存,以提升內存管理的性能和效率。表征就是vivo的內存融合升級到了2.0版本,有虛擬緩存單元,能精確壓縮和多層次交換內存數據。
顯示性能方面,除了調用原子動效引擎模擬物理世界的新動效,vivo還提到全鏈路提升UI交互渲染優(yōu)先級,在全系統(tǒng)層面提高觸控操作的響應優(yōu)先級,讓第三方應用的顯示也能更流暢。
官方放出的成績單,也從上一年的“全系36個月抗老化5星”,變成首發(fā)泰爾實驗室的“全場景持久流暢體驗泰爾五星證書”,現在覆蓋了應用啟動、內容加載、視覺流暢、觸控感知、多任務并發(fā)及網絡運行等日常高頻使用場景。
非技術背景的同學,看完上面可能會有點雨里霧里,我們現在揉碎來說。
“計算、內存和顯示” 的系統(tǒng)內核性能提升,說白了就是更好地壓榨現有的硬件性能。因為軟件性能需求的高速增長,計算設備從來都沒有所謂的“性能過?!敝f。時至2021年,性能導致的流暢度問題,依然是用戶換機時反饋最多的問題之一。
計算方面,翻譯過來就是用了3個“引擎”,可以籠統(tǒng)理解為模式/模型/算法方案,它們分別處理并發(fā)、能效比和瞬時加速的問題。新系統(tǒng)里多了高并發(fā)計算模式和高速追載模式,官方用的測試模型,是大家以前很熟悉的多應用開啟速度對比,官方宣稱在20個應用啟動測試中,首輪速度提升20%,第二輪提升30%。而高速追載則宣稱CPU提頻速度能提高200%,游戲性能提升15%。
而能效比問題,靠的是更好的調度模式。SoC當中有CPU、GPU、NPU、DSP等各種核心,它的長短處各不相同,但原生系統(tǒng)和第三方應用的很多通用的算法,最終都是由CPU硬抗,沒有交給最合適的核心處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vivo這兩年在做的是從內核層面搭計算加速平臺,把不同算法和計算資源等做成獨立算子,像是把AI和顯示算法分配給NPU和GPU,把聲音處理分給DSP,從而提升效率和優(yōu)化效果。單在游戲項目,vivo宣稱游戲中能在幀率不變的情況下,平均功耗最高可以降低10%。
暫時還沒有測試對比的機會,但vivo這一套“并發(fā)、能效比和瞬時加速”的算法,對CPU的提升幅度非常明顯,比最近幾年安卓陣營的CPU性能漲幅都大。以前移動平臺的性能一直在飛漲,掩蓋了系統(tǒng)效率和優(yōu)化上問題。但眾所周知,無論是Arm的公版CPU,還是蘋果的A系列芯片,它們的CPU單核性能都已經進入了瓶頸期,越到后面,系統(tǒng)優(yōu)化的差距就越明顯。
在內存部分,內存融合估計是2021年宣傳最成功的技術功能,vivo也提到內存融合技術在終端的效果,門店也反饋+3G的功能非常吸引線下消費者,所以僅用了大半年時間,所有的主流廠家,無一例外都跟進了內存融合功能。畢竟8GB內存的手機,如果模擬出11GB,甚至12GB內存的效果,就等于給消費者省錢了。
安卓系統(tǒng)自帶的ZRAM、SWAP和最近的內存融合,通過劃分一部分ROM來存放和交換內存數據,但具體實現機理和效果,各個廠商都不太一樣。而vivo之前比較保守,在內存融合1.0上只做了3GB的內存融合,而新的內存融合2.0可以做到4GB,并在系統(tǒng)內核里增加新的全局虛擬緩存管理機制。后者同樣是提升效率的方案,目標是減少存儲交換的幾率,畢竟ROM的速度遠低于內存,而且交換時還會消耗CPU的計算資源。
vivo官宣的效果,是后臺存留能力在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同樣以8GB內存為例,2019年可以存留的App是14個,到2020年增長到20個,而現在的vivo可以做到28個App。但實際上App在3年間也是在不斷變大的,效果實際要比40%這個數值還大。
同樣和直覺相反的是系統(tǒng)本身的內存占用。vivo宣稱因為編譯器性能和系統(tǒng)精簡的效果,系統(tǒng)常駐內存從上一年的4.5GB下降到3.7GB,四舍五入等于“多送”了800MB的內存,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后臺存留的功臣之一。
另外,vivo也提到“UI交互渲染的優(yōu)先級提升”的細節(jié)。早年大家覺得iOS比安卓流暢跟手的重要原因,是iOS在設計之初,UI交互層級就比安卓高,不管后臺有沒運算完,都先響應用戶操作。但安卓是耿直地算完再做響應,就算最終速度比iOS快,但用戶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卡頓。UI交互優(yōu)先級的提升,涉及到安卓系統(tǒng)底層的基礎設計,可能是難度和復雜度最高的部分之一,vivo只表示游戲幀率穩(wěn)定性提升63%,并未過多深入講解,但足以看出vivo已深入安卓系統(tǒng)底層設計。
而在功耗上,行業(yè)規(guī)律是每年省電5%到7%,但高幀率游戲的普及、短視頻的崛起、疫情導致的視頻會議需求增加,2021年的手機耗電需求的增長遠超正常值。而vivo的宣稱內核優(yōu)化、智能凍結3.0(宣稱凍結速度提升49%,待機耗電減少38%)和自適應刷新率等技術加起來,在去年省電幅度大概是在6%到7%。
手機作為聯網設備,除了本地應用的系統(tǒng)性能,網絡性能也是極度影響流暢性體驗的,所以vivo也把網絡優(yōu)化列入 “全場景流暢”的概念當中,針對5G、Wi-Fi和藍牙網絡的優(yōu)化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們現在正處于5G網絡的交接期,很多地區(qū)存在5G NSA、5G SA、4G LTE、部分殘存的2、3G信號共存的狀況,再加上5G的頻率提高,導致基站覆蓋范圍下降,在不同技術組網區(qū)域,手機可能會在不同的基站小區(qū)間頻繁切換,造成網絡/通話卡頓的同時還增加了功耗。
而vivo引入算法和路試的優(yōu)化成績是SA 5G網絡的電話接通率99.9%、VoNR通話接通率99.3%(行業(yè)標準線是98%)、網絡“乒乓”切換高發(fā)區(qū)域的功耗異常降低85%、副卡對主卡的影響導致的高時延情況改善62%、接通率提升9%、網絡擁塞場所異常率降低30%。它們背后是手機端側的智能記憶和規(guī)避、新增的高鐵/地鐵模式、覆蓋國內超過100個城市的路測中臺。
在Wi-Fi方面,vivo也一直在不惜投入”:2019年首創(chuàng)雙Wi-Fi功能,2020年去和成都天美找王者榮耀合作,做游戲內的雙數據通路,而2021年則是和路由器廠商合作搞手機端多路傳輸。在手機側內核層面,系統(tǒng)的AI模型在應用層會根據顯示和幀率反向識別Wi-Fi弱網,也有游戲數據包高優(yōu)先級傳輸、天線功率倍增等功能設計。此外也有“笨方法”,在全國100多個城市、300多所高校、200多個機場做路試。
而藍牙方面,主要是針對車載體驗與兼容性做了高強度、大面積的覆蓋。vivo在2021年與4S店、藍牙芯片方案商、車載中控方案商等協(xié)作測試了超過500款車型,覆蓋75個汽車中控的品牌覆蓋,宣稱藍牙連接穩(wěn)定性提升30%,藍牙聲音流暢率提升20%。
vivo向來是根據用戶需求來調整技術方向的,在vivo稱為芯片層的“驅動+內核”上,和友商不太一樣,vivo對內核投入特別重,其甚至透露有自己的完整內核。而在硬件提升隱約看到天花板的大背景下,內核和系統(tǒng)性能優(yōu)化的作用會越加明顯。
芯片領域有“軟硬不分家”的俗語,新硬件會催生新的軟件,而新軟件壓榨完硬件性能之后,當中的優(yōu)秀算法會以電路的形式固化成硬件,然后進入新一輪的循環(huán)。vivo透露之后會有協(xié)處理、存儲芯片、APU和NPU等自研芯片,而這次開發(fā)者大會中的計算、內存管理、顯示、全場景流暢上的軟件算法和模型,或許正是以后要硬件固化的基礎。
vivo之前也有過針對元宇宙的回應:“我們覺得第一件事是底層實力做好;二是把聯接物理世界的事情做好;三是把物理世界做成數字世界的服務能力之后,要很好的觸控聯接的服務,要把操控相關的事情做好;四是服務和能力要匯聚起來,是生態(tài)相關的能力”。
vivo還是那個本分的vivo,惜字如金,沒有留給外界太多的猜測機會。但無論未來會是VR/AR的元宇宙,還是其他,vivo的內核、性能、連接能力確實都會成為未來世界的地基。
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本專題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