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8年2月28日雷鋒網消息,今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簡稱MIT)與中國人工智能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聯盟。
據雷鋒網了解,商湯科技由MIT校友湯曉鷗教授創(chuàng)立,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而該聯盟將致力于全方位人工智能原創(chuàng)技術研發(fā),涉及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腦科學智能算法、醫(yī)療圖像、機器人等,全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突破以應對更多全球性挑戰(zhàn)。
同時,商湯科技也是全球首家參與MIT最近成立的Intelligence Quest (簡稱IQ)項目的公司。這個項目發(fā)揮MIT在人腦研究、認知科學及計算機科學的優(yōu)勢,推動人類與機器智能研究的發(fā)展。IQ項目覆蓋包括材料設計、金融、早期疾病診斷等在內的多個領域。此外,它還將對人工智能在經濟、文化和倫理層面產生深遠的影響。MIT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聯接更多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創(chuàng)新公司及個人。
MIT-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聯盟的成立,起源于MIT與湯曉鷗教授之間的深厚淵源。
據雷鋒網了解,二十五年前,湯曉鷗在MIT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水下機器視覺研究,將計算機視覺應用于水下圖像識別領域。他的導師是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學術發(fā)展校長W. Eric L. Grimson教授。
Grimson教授表示:“曉鷗成功地將他在MIT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領域學到的研究方法應用于學術和工業(yè)應用研究,創(chuàng)建了一家非常成功的、掌握原創(chuàng)技術的科技公司商湯科技。我對曉鷗的成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倍感自豪,并期待MIT與商湯科技建立深厚的合作共贏關系?!?/p>
最近領導MIT IQ項目發(fā)展的MIT工程院院長Anantha Chandrakasan教授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商湯科技與我們的合作,我們的使命就是深入探索智能背后的科學與工程原理來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世界。”
自上世紀50年代,Marvin Minsky和John McCarthy兩位先驅者創(chuàng)立了人工智能學科,MIT始終處于智能研究的最前沿。此后數十年間,MIT大力推動了從神經網絡到數據加密,再到量子計算及眾包大數據研究等多項重大科研進步。
目前,MIT擁有200多位專注于智能研究的研究人員,從事人工智能和相關領域研究有多個重要機構,包括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媒體實驗室,大腦與認知科學學院,大腦、心智與機器研究中心以及數據、系統(tǒng)和社會研究所等。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