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據Techcrunch報道,一家叫做42的一所法國私立編程學校最近開到了硅谷,其創(chuàng)始人Xavier Niel稱要給硅谷“免費培養(yǎng)10000個碼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來看一下:
學校的由來
學校的名字42取自英國科幻小說《銀河系漫游指南》,42是生命、宇宙跟一切問題的終極答案。42由法國電信巨頭Lliad的創(chuàng)始人Xavier Niel跟教了20年編程的Nicolas Sadirac于2013年創(chuàng)辦。
Xavier作為一個企業(yè)家,跟Codecademy背后的Facebook的Zuckerberg等一樣,深感招好程序員之難。Xavier認為傳統(tǒng)的教育體系很難教育出企業(yè)需要的軟件工程師,于是便按自己的教學理念開創(chuàng)了42。從42法國學校走出來的學員,已經至少有13位成為了技術公司的高管了。
它的特點有:
1. 免費
2. 學校全天候開放
3. P2P教學(網絡社區(qū)里互幫互助),沒有老師,沒有課程表
4. 沒有畢業(yè)證 / 社會認證
5. 對學歷跟“高考分數”沒有要求,一般要求學員18-30歲之間
6. 學成一般需要3-5年
7. 挑學生教
學校開到了美國
最近42開到了美國硅谷,在美國投資了一億美金,揚言要在5年內,教1萬個學生。Facebook跟Twitter等不少美國知名IT公司高管在42美國的宣傳視頻中給它點贊。42美美國的教學區(qū)約18,500平米(約2.6個國際足聯標準足球場大),全天候開放,教室里滿滿的iMac給大家感受一下:
P2P教學模式
不得不提一下42奔放洋氣有深度的教學模式。在42學校里,沒有老師,也沒有課程表,那么大家怎么學習呢?在這里學員主要通過網絡社區(qū)來交流、提問、分享等,在這里就是”同學教同學“的一種模式,于是大家把這種類似BT下載的P2P文件分享技術的學習方法稱之為“P2P教學”。
這種叫P2P的教學模式聽起來很酷,但是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判斷這種模式跟傳統(tǒng)模式的好壞,畢竟42才成立了3年。
社區(qū)驅動的P2P模式有很大的潛力。P2P的模式依靠的是社區(qū),開放社區(qū)的成果是可以積累的,而且隨時都可以用。社區(qū)的背后是人,當我們都適應了這種社區(qū)式的學習與分享,那么回答一個新手問題的將會是一個由全球社區(qū)成員組成的大腦,它應該遠強于世上任何一位教授。
P2P模式是一個新的精英階層的福音。42的模式下,1000人去解決同一個問題,做得好的那幾個可以入學,然而事實是,有些人就是有一種程序員的基因,比如多數自閉癥患者有著驚人的數理能力。42沒有課程表和老師,成功的學生往往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計劃。42還不要學費,原本在社會底層的精英也有機會參與其中。這種模式下,一個基因有很多共同點的新的精英階層勢必崛起。
結語
小編真心希望國內也有一個42。但是如果Xavier Niel不掏這個錢的話,誰會掏這個錢呢?而且連個啥認證都沒有,還要3-5年的學習時間,在國內招生都有點難。不過人家社區(qū)的資源大家都是可以用,要學號編程,關鍵是要學好英語。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