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 年 11 月 20 日,鵝廠官宣養(yǎng)狗。
作為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復雜挑戰(zhàn)的四足機器人,這只名叫 Jamoca 的機器狗子功夫了得。
而就在今天,鵝廠又帶了一只狗子 Max 來炫技!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Max 要接受「鐵狗五項」挑戰(zhàn)。
先來熱個身。
第一項中,不走尋常路的 Max 輕松跨越了障礙。
第二項是「低位過桿」,只見 Max 輕輕俯下身子,從橫桿下輕松鉆過。
接下來是傳統(tǒng)技藝「跳高」。
接著,Max 要拼速度了,正所謂“坎坷地面靠腿走,平坦地形靠輪行”,據(jù)說輪式速度最高能達到 25 公里/小時。
最后則是「平穩(wěn)性測試」,看看這只狗子的小腦是否發(fā)達?
不管是被飛來的足球擊中、跌倒后快速自主起身,還是后空翻,都是一個字:穩(wěn)!
這只大秀絕技的 Max,其實是騰訊首個軟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態(tài)四足機器人,它同樣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與機器狗 Jamoca 師出同門。
據(jù)了解,Max 采用的是足輪融合一體式設計,除了上述幾項關鍵技能,還能雙腿站立拜年討紅包(福利見文末)。
那么,作為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繼會走梅花樁的機器狗 Jamoca 和自平衡自行車之后的又一科研進展,Max 涉及到了哪些關鍵技術?
實際上,當前機器人移動能力研究主要有兩大主流方向。
一是足式運動——足式機器人十分靈活,能跑、能跳、能爬樓梯、能翻越障礙,適應多種復雜的地形和環(huán)境。
【波士頓動力公司機器狗 Spot】
【云深處科技的機器狗絕影】
二是輪式運動——輪式機器人能像汽車一樣穩(wěn)定、快速地運動,相比足式機器人更適合現(xiàn)代城鎮(zhèn)中道路平坦的情況。
【ANYbotics 公司機器狗 ANYmal】
也就是說,場景不同,對機器狗的需求不同——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自研了足輪融合方案,出品的 Max 兼具不同移動模式,無疑將更契合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更為靈活。
具體來講,他們提出了一種離合式足輪一體化機構設計方案。
該實驗室給 Max 增加了一個質量約 20g 的微型直線電機,使得膝關節(jié)電機同時作為足式和輪式運動的驅動源。
這種設計有 2 個特點:
基本不會增加 Max 的腿部慣量。
Max 在輪式運動下的能耗相比傳統(tǒng)足輪融合方案降低了約 50%。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體設計上,傳統(tǒng)足輪融合方案是在足底增加輪轂電機,相比騰訊的方案,這樣會使狗子的腿變得笨重,行走起來不夠順暢,靈活性也會有所降低。
同時,Max 的輪式結構采用了特殊設計,輪式運動速度可提升數(shù)倍,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最高 25 公里/小時的速度。
在「鐵狗五項」挑戰(zhàn)中,雷鋒網(wǎng)編輯注意到了 Max 的兩大特點。
首先是敏捷的反應力。
實際上依托于實驗室自研的軟硬件系統(tǒng)框架,Max 有著敏銳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做到了亞毫秒級力控,也就大大降低了軟硬件系統(tǒng)延遲,對外界的響應能力得到提升。
其次是出色的平衡力。
原因在于,在運動規(guī)劃與控制算法上,Max 既延續(xù)了 Jamoca 的魯棒控制算法,又擁有了更發(fā)達的“小腦”,實現(xiàn)了四足到雙輪站立的炫酷演示。
針對足式運動,Max 基于自研的魯棒控制算法,平均計算耗時小于 0.3ms,擁有摔倒自行恢復的技能,即使遭受大沖擊摔倒,也能自行恢復正常運行狀態(tài),實用性與可靠性大大提高。
針對輪式運動,Max 綜合了 NLMPC(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非線性模型預測控制)算法、QP(Quadratic Programming)優(yōu)化、柔順控制算法,完成了從趴地狀態(tài)到雙輪站立的起擺、平衡抗擾、落地控制。
同時,相比目前市面上僅使用雙輪完成平衡的移動設備,Max 還擁有多個關節(jié),在控制難度上更具挑戰(zhàn)性,站立后的演示場景也將會更多樣。
最后彩蛋奉上,Max 給您拜個晚年~
雷鋒網(wǎng)雷鋒網(wǎng)雷鋒網(wǎng)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