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年來,變構藥物設計已成為一種新的藥物作用模式和騰飛的賽道。
相比過去“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靶向藥物設計模式,變構藥物設計依托結合不同位點調控蛋白功能活性的方式,為許多“無可救藥的”靶標提供了新的治療希望。
而且,隨著結構生物學的快速進步以及X射線結晶學、低溫電子顯微鏡等篩選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也使藥物化學家能夠解析蛋白變構口袋的具體特征,讓這一領域出現了爆炸性增長,吸引眾多生物科技公司及大制藥商紛紛涌入。
在去年年底,Sage Therapeutics與渤健(Biogen)就宣布達成最高約16億美元的里程金合作,此后,諾華又宣布以7.7億美元收購變構調節(jié)藥物研發(fā)公司Cadent。
作為變構機制小分子藥物研發(fā)企業(yè),宇道生物目前已經建立海量的標準化的變構蛋白、變構位點及其調節(jié)劑和變構位點突變數數據庫,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既擁有變構藥物研發(fā)平臺并同時推進First-in-Class(FIC)變構藥物管線的生物技術公司之一。
7月8日(周四)晚八點,雷鋒網邀請到前諾華中國的創(chuàng)新技術和學術合作總監(jiān),宇道生物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技術官郁征天 ,將以「變構藥物設計的AI驅動力」為題,為我們介紹宇道生物的變構藥物設計方法論。
郁征天 宇道生物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技術官
嘉賓簡介:長期從事藥物研發(fā),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發(fā)表四十多篇研究專利和專業(yè)學術文章。
郁博士在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曾先后在全球五百強的陶氏化學,雅培和諾華三家公司的R&D擔任資深研究員。
2008年,郁博士回到上海參與諾華研發(fā)中心(中國)的建設,構建了諾華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化學信息和苗頭化合物發(fā)現的平臺。
郁博士作為項目的共同參與者,推進了多個新藥研發(fā)項目,其中在臨床上的有針對成熟的靶點設計的迭代抑制劑,也有就全新靶點開發(fā)的First-in-Class小分子藥物。
2018年起,郁博士擔任諾華中國的創(chuàng)新技術和學術合作總監(jiān),主管前沿技術的開發(fā)和進展,例如AI,PROTAG和DEL的相關合作。此外,郁博士兼任上??萍即髮W的企業(yè)導師多年,合授“藥物研發(fā)的原理與實例”課程。
宇道生物聚焦于First-in-Class變構機制藥物研發(fā),經過多年積累開發(fā)有完整的計算機輔助變構藥物分子設計平臺,以及多個自研的處于不同階段的針對新型/難成藥靶點的變構機制藥物候選物,同時公司已經與多個Pharma/Biotech建立了合作開發(fā)管線。雷鋒網雷鋒網
變構藥物研發(fā)技術在小分子藥物研發(fā)領域屬于前沿技術,與Protac技術一起被認為是小分子技術的下一個藍海,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變構技術可以針對各類蛋白靶點開發(fā)高選擇性的抑制劑及激動劑,能夠克服傳統(tǒng)意義上難成藥靶點的小分子開發(fā)問題。
這類難成藥靶點往往生物機制清晰且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但由于靶點本身的底物選擇性問題(例如激酶類蛋白)、生物學通路中需要進行激活而非抑制(例如各類抑癌基因)等問題導致難以針對其開發(fā)小分子,而變構技術可以很好的克服這類靶點的問題,為小分子藥物研發(fā)領域拓展了新的空間。
作為AI制藥賽道的早期觀察媒體,《醫(yī)健AI掘金志》還將在本次云峰會后,展開“AI制藥「最具成長力」榜單”評選,集合眾多藥企專家、科技大佬,以及知名投資人的各方意見,找尋出那些在點點浪花中,最值得關注的力量。
本次榜單,將評選出一份AI制藥企業(yè)十強榜單,以及以制藥為核心的6大主題獎項。分別為:
最佳AI算法平臺獎
最佳云計算廠商獎
最佳高通量測序平臺獎
最佳“AI+CRO”獎
最佳大數據集成平臺獎
最佳藥企AI應用獎
關注公眾號:“醫(yī)健AI掘金志”
對話框回復關鍵詞“參會”,即可進微信群觀看直播,亦可與創(chuàng)業(yè)大佬談笑風生。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